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认为还不够多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认为还不够多(2 / 2)

“不过要说一点私心没有,也不太可能。山炮、九二步兵炮这两种火炮我们现在已经完全能够自产。而且缴获的数量也相当的大,尤其是九二步兵炮,作为日军标准的大队炮,仅仅去年夏季作战缴获的,就足够调拨给关内部队之外,还有大量的剩余。”

“这两种火炮调拨给关内部队,也不影响抗联的战斗力。至于野炮,现在我们主要还是依赖缴获和江北之前提供的,自行生产的产品,目前现在还在试制之中,暂时还无法自行制造。要是一下子抽调太多,可就要影响我们下一步作战了。”

“军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所有的事情只能一步步的来。我们几经努力,现在的生产能力还是有限。甚至就连仿制的武器,都与原厂的有相当部分差距,”

“所以我们在为关内部队准备的这个炮兵编制,是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实际情况之后拿出的一个结果。当然,随着我们的军工生产能力不断的扩大,以及关内部队的训练改善,我们还会根据需要为关内部队炮兵扩大编制的。东北地区的军工厂,不单单是抗联的兵工厂,也是我们全军的兵工厂。”

杨震的话,让主席和老总听得可是相当的津津有味。不过对于杨震后面的话,老总却是摆了摆手道:“你不要多心。你的用意,中央还是清楚的。而且这件事情,你们已经解释过了,也就没有必要再解释什么了。不过即便自己有能力生产足够的弹药,但也不能大手大脚。”

对于老总的话,杨震摇了摇头道:“老总,这不是浪费。我们也是从艰苦的环境中过来的,知道现在的局面来之不易。但我并不认为这些炮弹用到训练上,是浪费。只有平时练的越精,军事技术越是过硬。真正到了战场之上,我们才能尽可能的去避免浪费。”

“比如说老总,您在战场上指挥让一门火炮去摧毁对手一个碉堡。这个炮兵因为之前没有打过几发炮弹,手法过于生硬,打出去的炮弹都落空了。而此时部队又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您说会不会影响战局的发展?”

“老总,您是老兵了。战场上的形势变化,您比我还要清楚。战斗打起来,后方的补充弹药什么时候能上来,那就只有天知道。在关键点上要是因为炮兵业务不熟练,浪费了部分炮弹,而后方的炮弹又迟迟送不过来,那可就真的要命了。”

“还有,在战斗之中,炮兵的作用不仅仅是摧毁敌军的工事,还要压制敌军的火力。在炮兵对射之中,火炮的射击精度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你打人家十炮,一发没有命中。人家打你一炮就命中,那么还谈什么火力压制?”

“日军的炮兵技术,老总您也相当的清楚。其炮兵射击的精度、火力压制的准确度,以及炮火的反应能力,都是相当的出众。我们现在心疼这些训练用的炮弹,到了战场之上那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

“都说好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实际上好的炮兵,也可以说是用炮弹喂出来的。只有平时训练跟上去了,在战场上才不会因为训练不精,影响的战斗的发展。炮兵不是步兵,步兵一个人训练不足,影响不到大局。因为他的身边还有众多的同伴可以去弥补他的不足。”

“但是炮兵却不一样。一个炮班操作水平差,火炮发射精度差,影响的不单单是他自己。尤其是在我们的炮兵数量,以及火炮性能与日军还有一定的差距情况之下,一个炮班甚至可以影响到一场战斗的进行。”

“十五发的训练基数,可能有些同志认为将这些炮弹白白的用在训练中,而不是战场上也过于浪费。但我说,这些还远远的不够。日常训练中的节俭,到了战场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尤其是在面对日军这种训练有素的军队时,这些省下来的东西,早晚都是要找回来的。”

“更何况各个军区选送的这些人,都是作为种子和指挥员精心选拔而来的。要是他们都学艺不精,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带出更多的好炮兵?至于您说的那种实战中火力压制模式,应该是专门为关内同志安排的,让关内同志进行一下实战的锻炼。”

“毕竟训练场上再怎么训练,也比不上实战。只有经过实战的考验,我们的部队才能真正的领会到炮兵在战火之下的操作。单炮精确火力打击,炮组的编成和交叉火力急袭,炮群的覆盖射击。多个科目实战演练,两千发炮弹的数量并不算多。”

“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的是尽快形成战斗力,所以在短时间之内打出去的炮弹,会有些多。但这也是一个别无办法的办法。要是慢吞吞的一年打不了几发炮弹,那么等他们真正形成战斗力也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