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后余波之冲突

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后余波之冲突(2 / 2)

尽管在登陆之后那位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统帅,与亲自赶到日本,亲自坐镇指挥扫荡日本工业的杨震紧急交涉,要求抗联立即将被拆卸走的所有设备运回來,并立即撤走所有在日本的兵力,交还所有被其绑架的日本科技人员。

这位认为将日本拆光并不符合美国人利益的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是异常的坚定,他坚持认为抗联不是中国政府的军队,沒有得到重庆方面的授权,无权按照已经成立的联合国要求在日本本土驻军。

如果抗联不立即撤退所有在日本本土的部队,那么美国方面将把抗联视为非法入侵者,有权保持对抗联方面开火的权利,如果一旦出现不愉快的事件,所有的责任全部由抗联方面负责。

但对于美国方面的威胁,杨震的态度很坚决,不仅拒不归还所有被拆卸走的工业设备,以及被抢运走的技术人员,还要求美军同意抗联将八幡钢铁厂,剩余的部分整体,全部拆迁到中国东北。

杨震坚持的理由是美国人在战争期间,答应以贷款模式援建东北的两个钢铁厂,根本就沒有全部到位,只给四百五十吨的炼铁高炉一套,二百七十吨高炉三套,至于炼钢的设备,只给了两套六十吨的平炉,五十吨的平炉四套,再有就是十五吨的转炉给了六套。

剩下的都是对原材料苛刻,耗能巨大的三吨左右电炉,而所需的煤焦设备,美国人则只给了三分之一,其需要的其他钢铁厂应该有的输变电设备,以及其他关键的设备,到战争结束连影子都沒有到。

即便加上从太原西北炼钢厂拆卸下來的设备,这个钢铁厂虽然勉强实现了投产,但是因为缺乏大量的关键设备,产能还不足美国人当初许诺的三分之一,而且因为缺乏轧材设备,这个钢铁厂虽然勉强投产,但也只能生产粗钢,而无法轧制成材。

答应的第二个石油冶炼厂,也只给了一半的设备,关键的设备蒸馏塔一个零件都沒有给,答应援助其他工业设备,也只运到了与美国人当初承诺的百分之四十五,尤其是机械工业急需的各种车床,数量更是远远的达不到美国人当初的承诺,在杨震看來是美国人先违约在先,才迫使抗联采取单方面的行动。

这些日本人手中的钢铁厂和石油冶炼企业,以及其他的工厂,都是利用从中国掠夺的资源建设起來的,之前日本人对中国残酷掠夺,抗联方面就大度的放弃索赔,美国人在战争之中违约的事情,抗联也不打算再追究,但这些工厂必须用來补偿战争之中美国人已经答应,却最终并未运到的工业设备。

面对杨震指责美国人口惠而实不至,答应的援助远远沒有达到美国人当初承诺的数量,巨大的缺口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让中国人在战争之中付出了更多的鲜血,实则在美国人眼中,就是打算抵赖不还的指责,在加上随之引发的军舰事件,在两军之间带來的严重矛盾。

在罗斯福总统病逝之后,本就已经改变对华政策的美国方面,最终与抗联走向了彻底的决裂,原本按照杨震的意思,利用美国人试图以调停人身份,调解战后中国局势的心态,想办法将美国人答应,却始终沒有到位的设备搞回來的想法,却最终落空。

在战争时期在相互利用情况之下,结成的所谓鲜血换來的友谊,是如此的脆弱,当对日战争结束之后,短短的时间之内便灰飞烟灭,明面上双方公开的相互指责加上唇枪舌战,私下里也都在做着一些应对意外的准备。

翻脸之后的美国方面,不仅一口拒绝了杨震提出的美国方面继续提供战争期间答应,却未能提供的设备,抗联归还一部分日本工业设备作为交换的建议,还要求杨震立即归还战争期间,所有的美国援助装备费用,并立即将所有的部队,全部撤出日本本土。

在被杨震毫不犹豫的拒绝之后,为了恐吓这些这些在那位已经从太平洋盟军最高统帅,转为盟军驻日军事管制总司令的高傲的美国将军眼中,相当无法无天的中国人,驻日美军派出兵力包围了抗联在日本本土执行任务,全美制装备的那个装甲旅。

杨言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他们要将这个装甲旅缴械,收回这个旅装备的九十辆四谢尔曼坦克,三十辆五轻型坦克,大批三型半履带车,为了威胁抗联驻军,美军还在出动兵力的同时派出大批的飞机,挂上炸弹在这个装甲旅的驻地上空來回的穿梭,并切断了这个旅,驻地对外的所有补给通道和有线通讯联系。

而接到最后通牒的抗联这个装甲旅,在未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之下,立即按照抗联私下的谁敢动手,就他妈的揍回去,就算躺下了,也不能让对手站着的老习惯,也毫不示弱的立即收缩兵力,全军开始构筑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并摆出一副你真的敢來,我他妈的就和你决一死战,我就算是死,也要狠狠的咬下你一口肉架势,而抗联进驻日本本土的另外两个师,在杨震的命令之下,则立即将当面的美军合围起來,大炮直接架设到了驻日美军司令部的眼皮子底下。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