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

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2 / 2)

至于究竟能够吃多少肥肉,那就是到时候看情况再说了。反正他是打定了主意,只要城内的日军不出来,就坚决不强行攻城。那样对他来说,有些过于高昂的代价,实在有些划不来。

这位老兄在战场上疯归疯,但他的发疯并非是无的放矢。该撤退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撤退。死打硬拼,那是在需要的时候。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去做的。他上来的那股子疯劲,说的是他在战场上的那股子不死就要战斗,就要将敌军彻底打垮的信念。

并不是他真的好动不动就抽风,上了战场就什么都不管不顾。打死拉到,不死就接着拼命。疯子是说的他的作战风格凶悍,而不是说只会傻了吧唧的硬顶。拼命归拼命,但并不是不管什么情况都死打硬拼。要真的是那样,他恐怕早就死过不知道多少回了。

作为老红军出身的干部,从普通战士一步步成长为副师长。从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一步一个脚窝,一步都没有落下。这个时候部队提拔干部,也没有说什么裙带关系,这样和那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能一步一步走的这么扎实,从普通的战士做到师旅长,都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多少年的艰苦斗争,一直都在与装备占优势的对手作战,这位旅长其战机的捕捉能力以及对战场上形势的判断,都是相当的出色。

多少年的艰苦斗争,像他一样这些从红军时期幸存下来,甚至可以说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高级指挥员,绝大部分的能力都相当的出色。大ng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真金。十年敌强我弱的内战,的确给关内部队锻炼出一大批久经考验的军事干部。

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多年的戎马生涯,也让他们很难可以长时间的接受更高级的军事深造。在抗战爆发前后,读过一段时期的红大和抗大,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机会了。

但这些从战场上成长起来的高级指挥员,无论他们身上有多少的不足,大多数因为条件和对手的限制,更是缺乏现代化合成的作战经验和能力,基本上无炮兵等多兵种协调作战的指挥经验。

但有一点却是那些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培养出来的干部不具备的,那就是长期在战火中冲杀,养出来的在战场上敏锐的嗅觉,以及丰富的战斗经验。在战场上养成的那些指挥经验,也是在军校之中学不到的。这些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干部,可以说都是精华,都是可靠的老骨头。

虽说指挥经验大多数是以单一的步兵为主,但是多年从战争中学些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给他们必要的条件,这些战争大学的毕业生,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具备一名现代化合格的指挥官应该有的军事素养。

这位旅长从眼下的整个战局判断,日军在辽东战场上的最高指挥部既然现在就在北票。那么一旦北票受到攻击,周边的敌军势必会倾巢出动救援。但在眼下整个辽西战场上来看,日军很难抽调集团兵力出动。

也就是说北票周边的日军各个部队,前往北票战场增援,注定只能是分散而非集中的。这样一来,就给自己带来的难得的战机。与其在朝阳城下死打硬拼,付出代价也不见得能够占到便宜,甚至还有可能会吃亏。还不如将眼光往外放一放,在朝阳战场周边寻找战机。

充分利用战场上瞬间即逝的战机,抓住敌军一部彻底的吃掉他。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硬着头皮付出很大代价去攻城,还不如在兄弟部队创造的战机之中,很是捞上一笔划算。即协助了兄弟部队作战,也让自己吃到肉,可谓是一举两得。

建平城西一战,干净利落的解决日军一个加强大队。虽说自己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这个代价对于该旅目前全旅上下齐装满员,总兵力达到五千之众的实力来看,还是可以承受的战斗,给这位旅长带来了相当大的自信。

老子一个旅能吃掉一个齐装满员的加强步兵大队,难道就吃不掉你一两个作战中队。而且对于这位红军时期的老将来说,那场战斗给他带来的不单单是前所未有的自信,还有对日军下级军官指挥素质下滑的认识。

那一战他发现日军下级指挥官,尤其是中队长和小队长一级的指挥官,素质几乎与三八年到四零年之间无法相比。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指挥能力都下滑不止一个档次。甚至出现攻击要点,两次进攻失败便停滞不前的情况。

而且小队的一级进攻战术,无论是火力还是兵力分配,都与抗战初期的日军无法相比。士兵虽说作风依旧,但是最基础的军官素质下降,这无疑很影响日军的作战效率。这个发现,更加坚定了他将手向外伸的想法。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