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和珅狂想曲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物心之论

第一百六十二章 物心之论(2 / 2)

且即便教了,我也不认为你们可以领会贯通。

可和珅这一言却说得好,足让我再反思为师之道。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又有‘登高博见’之说,此刻我便不做保留。”

和琳见状,也忙学着哥哥恭敬施礼,认真道:“请先生教我。”

约翰朝这小家伙点了点头,方如当年哲人般走到大家中间,对这些学生讲道:

“我这第一个思路,乃至强至刚,无觑虚幻妄想,不偏听,不沉沦,是唯物之道。

其中所谓宗教,不过是愚人之计罢了。

世间总有伤痛需要抚慰,灾厄后总有沮丧需要疏导,信念希望总需要保存发扬,黑夜中总得有些光亮寄托。

哪怕那光是虚的,是假的,是鬼火,是萤虫,总归要好过乌乌漆黑漫漫长夜。

于是便有了宗教,有了信仰,有了追求,有了期盼。

它帮人们坚守本心,它帮人们渡过黑暗,它帮人们正言立行,它帮国家稳定有序,它帮天下传承绵延……

可……假的就是假的!虚的便是虚的!

无论说得再好,到头全不过是不存之物,终归是谎言之类。

唯物者实事求是,从不欺瞒妄论。

此说没有天国上帝,没有神仙佛祖,没有魔鬼妖孽,没有至善圣贤,大家不过都是动物,仅聪明些而已。”

闻听此言,场间学子或大惊失色,或陷入沉思,或懵懵懂懂,或不屑一顾。

和珅听后,恭恭敬敬再拜一礼,并未多说什么。

和琳却用小手捂着面目,心说:我的约翰老师诶,你这笔玩得可真大!

这话是你可说出来的吗?

当年孔圣之声望、智慧也只能做到“不语”。

如今咸安宫官学堪称天下表率,今此一言,那些魑魅魍魉却怎容得下你。

你一个客处异乡的海外之人,凭何胆量断人财路传承?

往轻了说,你的大门可要被那些和尚道士堵死,你的屋子也要被他们的口诛笔伐所淹没!

可约翰却是不管不顾,紧跟轻咳清了清嗓子,再言道:

“第二个思路却至阴至柔,超脱表象凡俗,直抵缥缈无常,是唯心之学。

其所谓眼见未必为实,何况天地繁杂奥妙,人力却如蝼蚁蚍蜉。

记得昨夜看你们《逍遥游》一书,却感触良多。

其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之言。

的确,我们看到的是物质,我们钻研的是科学,我们运用的是知识,可我们不明白的、不理解的,不曾看到、听到、想到、说到的,又有多少?

为何万灵存在?为何独人有智?为何宇宙诞生?为何星球云集?时光是否只是幻觉?人生是否可以长生?即便死后,又当如何?

格物主张亲测论证,可那些虚幻缥缈,生死玄奥却测得吗?

古有庄周梦蝶,今世又怎证不是梦境虚幻?

倘若是了,却凭甚说没有神、仙、佛祖,又哪来依据说没有天主、上帝?

在我眼前,窗外那片叶子动了。可我却不知它是动给我看,还是本就会动?

倘若我不观察,它还会切切实实的动吗?它会改变轨迹吗?它会变成数字推演还是依旧存在?

若世间都是天主安排的舞台戏,我怎可以颓废怠惰面对考验?

倘上帝就在场下幕后看着,我又怎好整日无知无畏胡言聒噪?

我出过远洋,所以知天地浩瀚不测。

我见过风浪,所以知人力渺小粗鄙。

我亲历生死,所以有诸般纠结疑惑。

我至今迷茫,所以两说仍在心纠缠。

我……”

可不待他说下去,和珅却突然开口打断这番癫狂。

只见他恭恭敬敬再施一礼,而后郑重言道:“先生,你错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