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第三十二章 开科取士

第三十二章 开科取士(1 / 1)

太宗在即位后就十分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选择贤良的人才担任各级官员,才能实现政治清明,民众归心,才能真正的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像我们经常说到的,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十世纪,什么最贵?当然还是人才!人才哪里去找?考试啊,现在如此,千年前也如此!所以太宗最最值得称道的治国措施就是开科取士。真正的让一些有才能的平民百姓通过科举考试,加入到了统治阶级的行列,为宋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历史上有名的吕蒙正,张齐贤,寇准,吕端,赵昌言等人都是通过科举,登上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报负。

传奇宰相吕蒙正的人生经历,就能充分说明太宗开科取士的重要性。国家的治理,一文一武,缺一不可,虽然大宋在武功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就宋初而言,国家机构治理人才的缺乏实在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后期过份的重文抑武,导致的严重后果不能全部归结到太宗的重文政策上。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生于后晋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古人的生平就是这么记的,不像我们现在公元纪年,简单明了。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也就是说吕蒙正本性善良,对人和善,尽心尽职,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对待老同志尊敬谦虚,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是一种美德。都会让你的工作锦上添花。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吕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也就是此人颇有自知之明,对别人的马屁能有清醒的认识。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老吕同志那是充分的放权,让下属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真的是一个好上司。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吕夷简后来果然成了宰相,可见其识人之准。同时也说明吕蒙正可是精明至极,唯有真正有才者既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能为国担忧。试想,如果吕蒙正稍有私心,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担任某个重要的官职,一但能不配位,今后出了事情不但让子女会承担责任,自己的一世英名也就完了。推荐了自己的侄儿,虽然不是自己的儿子,但终究是吕家的人。既为国选择了适当的人才,也同时保留了家族的影响,实在是一举二得。才能真正为国家为家族谋长久之利,足见其能力之强。

吕蒙正当初刚被任命为副宰相时,第一天入朝走马上任,意气风发地迈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说话的人胆子也是够肥的,而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装作没事一样走人了并且也没去找找说话的人。但是吕蒙正的铁哥们及好同事就很不满,要追查此人是谁。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下朝以后,吕蒙正的有些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逮住那人。吕蒙正则说:“如果我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可见吕蒙正也不是一个器量小的人,对其他人的轻视和出言不逊也能坦然对之。

有一次,宋太宗问吕蒙正谁出使辽国合适,吕蒙正推荐了一陈姓官员,宋太宗觉得不合适,就没有同意。第二天,宋太宗问起人选的事,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宋太宗再次否决了。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宋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扔到地上,十分不高兴:“卿为什么这么固执呢?”吕蒙正说:“臣不是固执,而是陛下不能体察谅解啊。”并且再次说道:“臣只是认为这个人是最合适任用的人选,其他的人在这件事情上都不及他。臣不愿用阿谀献媚盲目听从皇上的意见,以致耽误国事。”同僚们屏气不敢言。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人说:“吕蒙正的气量是我不如的啊。”此外,大气的吕蒙正还向朝廷推荐了经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温仲舒等人,可见吕蒙正一心为国的高尚人格。试想,我们在生活中如果有人和你作对,你也经常受气,还会想到向上级推荐此人?如果有,那基本上你肯定能成一番大事业了,肯定会高朋满座,诸事皆顺了。所以适当的了解一些历史,了解一些先贤的事迹,对我们日常的行事还是有帮助的。

当时有个叫富言的人,是吕蒙正的宾客,也就是算是吕家的随从吧。一天富言告诉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十几岁,想让他入书院读点书,长点见识。”吕蒙正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他。一天见到富言的儿子后吕蒙正惊叹说:“你的这个儿子将来名位与我相似,而功勋事业会远远超过我,认为这个小孩今后也能位极人臣并且作出更大的成就。”于是吕蒙正令富言的儿子与吕蒙正自己的几个儿子一起学习,并且对他供给很优厚,十分照顾富言的这个儿子。富言的儿子是谁呢?他就是北宋时的著名宰相富弼。而且正如吕蒙正所言后来富弼两次任宰相,在大宋的政治角斗场上和范仲淹等人一起掀起变法的浪潮,最终也是以司徒退休。不知道是吕蒙正的话鼓励了富弼使他积极向上还是富弼真的就是一个天才,反正最后富弼真的如吕蒙正所说的那样青史留名。吕蒙正善于辨识人才的水平就是这样的神奇。

还是有关吕蒙正的事迹。有一年正月十五,宋太宗大宴群臣。喝到高兴处,宋太宗开始自夸:“五代的时候,生灵凋丧,周太祖从邺南归,官吏和百姓都遭到抢掠,于是地上有火灾出现,天上则彗星出现,老百姓看到这个情况都感到惊恐畏惧,当时认为天下再也没有太平日子了。但是现在朕亲自总揽政事,天下万事大致得到治理,每当想到上天的赏赐,导致这样繁荣昌盛,就知道国家的治理与混乱在乎人为。”一看就知道是太宗开始为自己脸上贴金了,但是在座的大臣纷纷鼓掌表示赞同之际,只见吕蒙正起身,离开座位走到太宗面前很有技巧的说道:“皇帝所在之处,百姓都到此聚集,所以繁盛至此。但是臣曾经看到城外不出数里之地,饥寒而死者很多很多,不是都像城里这个样子。希望陛下从近处看到远处,让全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才是百姓的真正幸福啊。”吕蒙正说的太有水平了,一方面不否认宋太宗的功绩另一方面也说了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宋太宗听了这话,大为扫兴,但还不至于恼怒。试想,如果吕蒙正完全不看太宗的成就,只说存在的问题,结果会怎么样?吕蒙正说的是二方面的事实,当时的京城开封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样子,但是远离京城的其他地区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在四川地区甚至爆发了农民起义,历经多年才得以解决。吕蒙正的直言虽然不动听但也没有处处和太宗反了来,如果吕蒙正像海瑞一样的直言估计对太宗的行为起到的是一个激怒的作用而不是正面的警示作用了。最终,太宗对吕蒙正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太宗认为“我的气量不如吕蒙正啊”。得明君如此评价,足矣。但这不更能反映太宗之贤吗?

总的来说宋太宗即位以后,首榜科举就开始井喷式地扩招,而且这种趋势在以后的科举中没有丝毫减少人数的苗头。据统计,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至淳化三年(公元992年)16年间,太宗共举行科举考试8次,大概录取6692人,与太祖时期相比录取的人数扩大了十多倍。扩招好办,关键是都还得安排工作,所以太宗一朝,大宋王朝的行政官僚阶层基本是换了一次血,从此科举出身的文职人员成为了国家政权最庞大、最有实力的阶层。可以这样说,到太宗朝文人统治完全替代了五代时期的武人统治。文官统治的格局,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在各级官僚机构中慢慢确立,这表明一个文治时代真正到来了。太宗认为,国家治理最重要的事情是选择人才,这个话完全正确,今天的世界各国基本采用了这一治理措施。太宗认为人君深居九重宫禁,怎么可能全部知晓各地的事情,所以必须派出官员实地了解并处理,这个说法完全没错。军人主要是军事处理,地方事项的处理还得是专业的官员才行。所以太宗继位后就表示,自己要在科举中广泛寻找人才。并且也清醒的认识到,科举之中找到的人才,不期望十个中举的人才中有五个是了不起的人才,但经过重重选择,能找到一二个真正的人才也就非常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了。因为太宗自己从小喜欢读书,经过科举选出的人才,至少是读书人。因此扩大科举,做强基础,在此基础上发现真正的人才,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宋太宗头脑很清醒,明白科举及第者不可能个个都成大器,只要有百分之一二十的人能成大才就不错了。为此,他奉行广种薄收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进科举取士制度。太宗的这一措施,在大宋的整个统治时期都产生了重大的积极的影响,此后我们会更具体的进行说明。

太宗时期扩大了进士的录取名额。宋太宗继位当皇帝是受到质疑的,历史有著名的“斧声烛影”的故事指的就是他。因此,宋太宗必须要收买人心,培植亲信,同时也要填补府州县等地方官的阙员,于是他采取了扩大取士名额的办法,大开仕进之门。唐代每榜录取进士一般为三十人左右,五代时期每榜进士一般只有十余名,开科四十七次平均录取为十四人。宋太祖时期开科十五次,每科也仅取十三人。宋太宗在其即位的次年,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举行的第一次科举中,录取进士一百零九人、诸科二百零七人。宋太宗还觉得录取的人数太少,他亲自调阅考生的试卷和档案,又增加录取特奏名进士和诸科一百八十四人,这一科共计录取了五百人,这比宋太祖一朝录取四百五十五人的总数还多。不仅如此,宋太宗还赐宴开宝寺,并对这些及第者从优授官。面对这一改革,时任宰相、曾在宋太祖朝担任知贡举的薛居正颇有微词,认为这一榜录取的进士太多,对于新科进士的授官也太优厚了,是历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不过,宋太宗似乎并不在乎薛居正等人的不同意见。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夏,本来宋太宗之前曾下诏这一年停止举行科举考试,但他认为上一科遗才太多,这一年还要举行科考,于是下令去年各地已经获得解送资格的考生,在秋季到礼部集中考试。

省试之后,九月初二,宋太宗在讲武殿亲自主持复试,录取了七十四名进士、八十二名诸科及第者。按照历来的惯例,省试和殿试都在春季,宋太宗这次临时下令开科,结果改在秋季考试和发榜。这一榜的状元是胡旦,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宋代“遗材奔竞”、以同年关系结党较典型的一榜。胡旦曾非常自豪地宣称:“应举不作状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虚生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读书人应试,如果考不上状元,一个人做官,如果无法做到宰相,那都是白活了。胡旦这句话在太宗时期科举及第从优授官且升迁迅速的时代背景中并非空口白话,完全有实现的可能。用今天的一句话来形容太宗的举措,那就是:考,考,考,太宗的法宝!

最新小说: 撼天魔尊 我的师父是小龙女 风之驱魔师 古武皇后你别惹 九星镇天诀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吞天圣帝 武凌天下 衡灵谜辛 异界异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