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十五章 重文藏典

三十五章 重文藏典(1 / 1)

宋太祖赵匡胤年轻时不太愿意学习但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日渐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带兵打仗时,经常用车装载书籍数千卷,以备行军途中可以随时学习。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赵匡胤变得有勇有谋,知机善断,在士兵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即位后他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要各地官民给皇宫中的史馆进献图书,凡献书者经学士院考核,合格的还可以赏以官职。灭南唐时,他急如星火地派人奔赴江陵,没收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全部藏书,并立即送往京城以供他欣赏阅读。据说他当了皇帝之后每天坚持看书练字。一天暴风雨来临,他正在专心致志地伏案疾书。突然在桌旁响起了一声惊雷,书桌被击,可他依然端坐不动并毫不畏惧地说:“吾案虽击,吾手终不为之改。”一时被传为佳话。

太宗赵匡义也像其兄一样好读书,而且比太祖更喜欢读书。他的读书兴趣来自于家教的培养。他祖父曾带兵,每攻下州县,对于金银财物都不收,只是搜求各种古书,然后送给赵匡义阅读。由于祖父的严格要求,赵匡义年轻时就有较高的文史修养,知识丰富,文章也写得很漂亮。后来赵匡胤临终时把帝位让给了弟弟赵匡义。赵匡义做了皇帝,更是锐意文史,奖励皇家子孙读书。太平兴国年间,他令李锐等人辑录从汉代到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近500种,共编成1000卷,名为《太平御览》。所谓“御览”,就是皇帝阅览的意思。又令他们收集撰纂各种野史500卷,名为《太平广记》,并同时命令相关官员精选前代文章,荟萃为1000卷,名为《文苑英华》。太宗对中国文化的保留和发展也是居功至伟。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

据说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御览》全书一千卷,分五十五部,这是根据《周易·辞》说的“凡天地之五十有五”,是表明内容包罗万象的意思。分别为:天部、时序部、地部、皇王部、偏霸部、皇亲部、州郡部、居处部、封建部、职官部、兵部、人事部、逸民部、宗亲部、礼仪部、乐部、文部、学部、治道部、刑法部、释部、道部、仪式部、服章部、服用部、方术部、疾病部、工艺部、器物部、杂物部、舟部、车部、奉使部、四夷部、珍宝部、布帛部、资产部、百谷部、饮食部、火部、休征部、咎征部、神鬼部、妖异部、兽部、羽族部、鳞介部、虫豸部、木部、竹部、果部、菜茹部、香部、药部、百卉部。共五十五部。

《太平御览》征引古书相当丰富。从本书首册所列《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下简称《纲目》)中可以见到所引之书为1690种(实有1689种)。这还不包括古律诗、古赋、铭、箴、杂书等类在内。《御览》不失为一部著名类书和常用工具书,简直就是大宋时期的百科全书类的著作。比如,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创制浑天仪和地震仪的原著早已亡佚,但在《御览》卷二天部浑仪目内,就有记载。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如果我们仔细去看看,它的内容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可以说是一本故事大全。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分类编的,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

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故事的总集。其中有不少书已经失传了,只能在本书里看到它的遗文。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故事,就靠《太平广记》而保存了下来。全书按题材分为92类,又分150余细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报应33卷,神25卷,鬼40卷,可见其取材重点所在。此书基本上是一部按类编纂的古代故事总集。许多已失传的书,仅在本书内存有佚文,有些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作品,全赖此书而得以流传。杂传记的 9卷,《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多数仅见于该书。还有收入器玩类的《古镜记》,收入鬼类的《李章武传》、收入神魂类的《离魂记》,收入龙类的《柳毅传》,收入狐类的《任氏传》,收入昆虫类的《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现存最早的本子。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到其中的一篇去仔细的看一看。

《太平广记》的分类,的确便于检查,也很有研究的价值。书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术、方士、异人、异僧、释证和草木鸟兽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代表了中国文言故事的主流。直到清代《聊斋志异》系列的拟古派故事,都跳不出这个范围。书中神仙加上女仙的故事,共计七十卷,又排在全书的开头,可以看出唐五代故事题材的重点所在,也可以看出宋初文化学术的一种倾向。

宋初的故事还保留着这种风气。但是《太平广记》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如讲精怪的《东阳夜怪录》、讲龙女的《灵应传》,都收在杂传记类,按类别在短时间内就不容易找到。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宋初人把一部分唐代传奇称作“杂传记”,还没有用“传奇”这一名称。

《太平广记》对后来的文学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宋代以后,话本、曲艺、戏剧的编者,都从《太平广记》里选取素材,把许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编。例如演张生、崔莺莺故事的《西厢记》,有各种不同的剧本,这个故事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了,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广记》里的它的素材《莺莺传》,却很少人知道。《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宝藏,很值得阅读。著名学者周树人也对此推崇不已。

《文苑英华》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为古代诗文总集,属文学类书。宋太宗赵炅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简等二十馀人共同编纂。全书上起萧梁,下迄唐五代,选录作家近2200人,文章近20000篇,所收唐代作品最多,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九。可谓卷帙浩繁。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做过一次删繁补缺的工作。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由石待问和张秉、陈彭年等复校两次。由于史料记载含混,已经无法确定是否刊刻。南渡以后,宋孝宗又命令校书的专业人员修订,但质量还是很差。所以,周必大在告老辞官以后不得不和胡柯、彭叔夏再一次校订才刊行。。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宋真宗赵恒命王钦若、杨亿、孙奭等十八人一同编修历代君臣事迹。《册府元龟》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书”,四大书其中就有三部是在太宗时期完成的,确实了不起。

太宗每天必看《太平御览》三卷。古时候的书是贴成长卷,一卷一卷地卷起来保存的。三卷书是有一定分量的。他偶尔因为事务太忙而未日读三卷,过后一定要补上。一年过去,他把卷帙浩繁的《太平御览》认真地通读了一遍。当时,一些大臣见他夙兴夜寐,潜心苦读,都劝他不要用功太过,以免有伤身体。他说:“开卷有益,我不知道读书有什么辛劳。”对于太宗的这种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后人怎能不佩服。试想有几人能做到如此认真的地步?何况,太宗作为一国之君主,每天勤于政事还能如此学习,实在令人敬佩。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匡义,不仅自身注重学习文史,研究经义,在家教方面也以身作则,提倡在全国上至大臣勋贵,下至平民百姓,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令武臣之家也必须教子弟读书,以便知道治国的道理。宰相赵普平时熟读精研《论语》,运用自如,临事得力,学以致用,辅佐宋太祖谋划政治军事大计,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重申“作相须读书人”。由此,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读书风气笼罩朝野。

最新小说: 撼天魔尊 我的师父是小龙女 风之驱魔师 古武皇后你别惹 九星镇天诀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吞天圣帝 武凌天下 衡灵谜辛 异界异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