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十七章 初现繁荣

三十七章 初现繁荣(1 / 1)

宋朝经济的发展是一骑绝尘。几组数据就能充分的说明,宋朝经济的繁荣绝对不是自我吹嘘,自我标榜。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上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在技术水平上,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以及在辽阔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国都超过了欧洲。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当世界经济明显加速增长之际,中国却衰退了。”根据他的测算,按1990年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赵匡胤建立宋朝),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经济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于内战,到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439美元,还赶不上宋代初的450美元。1952年达537美元,但仍低于宋末的600美元,而欧洲却达4963美元了。

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宋朝皇帝就已经意识到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了。且看宋太宗赵光义的政策,颇有国家层面所进行的“招商引资”的意味。雍熙四年,赵光义派出八名使臣,分别出使海南诸藩国,进行“勾招进奉”,并采办龙脑、真珠(珍珠)、香药、犀牙等海外各国的特产。宋太宗让这些使臣随身携带“空名诏书”,让他们前往藩国,“于所至处赐之”。放到现在来看,这就像是一个老板,将一份写有自己签名的空白合同交给自己的员工,让他们与合作伙伴自行签约,只要双方谈拢条件,现场填写合同内容,那个效率就是杠杠的了。最终在宋太宗的鼓励下及倡导下,宋朝的对外贸易蒸蒸日上,国家财富也是日渐增加,国库开始日渐充盈。

北宋开宝四年,太祖在位期间开始设市舶司于广州(很早以来广州就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以后太宗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陆续于杭州、明州(今属浙江宁波)、泉州、密州(今属青岛胶州)等七处地方设立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责主要包括: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公据﹑公验),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抽解),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博买),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大概就是今天的海关)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主持祈风祭海。

宋政府还通过出卖一部分舶物增加收入。太平兴国二年(977)初置香药榷易署(掌管与外国通商之事),当年获利三十万缗。也就是一个香药榷易署的收益就能对付给辽国的所谓“岁币”,可见商业活动的收入确实十分可观。真正的应了那句话,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宋代海外贸易十分活跃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宋代的造船业比较发达,所造海舶载重量可达五千石(大约三百吨左右)。到了北宋后期,指南针已广泛应用于航海,还出现了记载海路的专书──《针经》。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五十个国以上,进出口货物在四百种以上。进口货物主要为香料、宝物、药材及纺织品等,出口货物主要是纺织品、农产品、陶瓷﹑金属制品等。市舶收入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北宋中期,市舶收入达四十二万缗左右。太宗在位期间非常重视海外商业活动,经济状况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了明显好转。

宋太宗时,在河北地区修作陂塘,并修筑长六百里的堤堰,设置斗门,引淀泊水灌溉,种植水稻,获得丰收。太宗在宋辽边境地区修建水塘的措施,最初的出发点是用于军事目的。北方辽国在太宗朝时与宋进行连年的战争,并且辽国以骑兵为主,所以太宗修建了许多深不能行船,但骑兵又无法涉河而过的水塘。当时被称为水长城,确实起到了保卫边疆的作用。为此还被辽国所抗议,说宋没有真正和平相处的意思。但这些水塘又在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对水源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作用。北方的粮食产量由此大增。太宗时期,南方地区水利兴修的成绩更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西湖等处。如钱塘江堤前后修筑多次,在太宗时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当然历史记载以真宗时所修最有成效。这次修筑,吸收五代时的经验,把石块装在竹笼里,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桩,增强了阻挡海潮冲刷的能力。对杭州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使南宋事实上定都临安成为了可能。宋高宗之后,最终确定杭州为实质上的都城并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最新小说: 撼天魔尊 我的师父是小龙女 风之驱魔师 古武皇后你别惹 九星镇天诀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吞天圣帝 武凌天下 衡灵谜辛 异界异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