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六十六章:贪酷双修

第六十六章:贪酷双修(1 / 1)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正文第六十六章:贪酷双修
最新网址:
名贴相当于古代的名片。

上面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一些人第一次见面会互相交换名贴。

交互名贴是读书人间的常态。

当然徐守业还没到读书人的圈子。

但他老子是三品的泉州卫指挥使。

徐家在晋江县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族。

徐守业也学着读书人间的风雅。

随身带着名贴。

二张洛无人既无钱财也没功名。

根本没钱买名贴带在身上。

没读过几的徐守业带名贴。

张洛五人读书人没有名贴。

这就是封建王朝啊。

胡照四人看到名帖上写着指挥使家子。

纷纷走远几步。

心中涌现出不安的心思。

要说泉州卫在晋江县城里的名声。

几乎和山贼无异了。

而这位指挥使家的小公子。

在城里不说万人唾弃吧。

起码也是人人喊跑。

四人收下名贴。

已经有了跑回县学的心思。

也不晓得张洛是怎么搭上徐守业这样的公子哥的。

张洛拿着白色的名贴。

说是白纸做的。

其实纸上还是有些微黄。

当然徐守业用的纸已经算是比较高当的了。

价格比较昂贵。

明朝的纸一向很贵。

镇海卫到现在还没用上纸。

张洛在镇海卫都是在木盘艰难写字。

这几天才第一次在县学用上纸。

将书道技能刷到了三级。

张洛也找康教谕问了下纸的价格。

一百张纸就接近一两银子。

普通人读书真是太难了。

读书人都舍不得买纸。

而像徐守业这样的公子把纸当名贴用。

朋友间的名贴,已经成了读书人交际中一大负担。

和不同层次的人见面时。

还用准备不同款式的名贴。

在最流行名贴的京师里。

一个人起码要准备三十款名贴才好出门。

有人的名贴不光是白纸。

还有红纸,甚至还有金纹纸。

一般的读书人哪能用的起。

徐守业带着五人来到天阳楼。

这位泉州卫指挥使家的小少爷。

直接花银子给天阳楼的顶层包场了。

出手之大气更是让胡照三人目瞪口呆。

这徐小公子是出了大血啊。

真的只是让张洛再帮忙算一卦吗?

难道张洛一个书生算卦能上天?

张洛在和徐守业说话也是有礼有节。

他没有其他读书人那般的傲慢。

也没有像胡照三人缩着身子。

和徐守业心平气和的交谈。

让徐守业聊的很过瘾。

胡照四人更加佩服张洛的气量。

但一想到,张洛在面对何知县都没有任何拘谨。

和徐守业这么个纨绔子弟说话也很正常。

徐守业招呼人上了一盏美酒。

天阳楼里的酒以黄酒居多。

胡照,张胜文,魏康,魏安四人很快就脸色浓红。

一把子倒在了桌子上。

张洛的酒力倒是不错。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有个会喝的老爸。

这种度数不高的黄酒。

短时间根本喝不倒他。

徐守业看张洛几十杯不倒。

更是认为张洛为人豪爽。

巴不得当场就和张洛结拜为异姓兄弟。

等到喝的差不多了。

徐守业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

“张大哥能否再帮小弟算上一神卦?”

张洛就是在等徐守业说出这句话。

假装叹了口气说道:

“看在徐少主这么热情的份上。”

“这回你就说再说一样东西吧。”

“就这美酒。”

张洛拿起酒盏看了一眼。

随后闭上眼睛装作大师一样的算了一番。

然后睁开眼睛说道:

“这美酒内有不祥啊。”

“少主家怕是会有难啊!”

都是老套路了。

张洛说完,自己都觉的有点恶心。

不过老套路,往往都是最有成色的。

听见家中有难。

徐守业当即身子一颤。

刚才他还准备向张洛请教。

怎么弄死自己的两个兄长。

自己好继承指挥使的位置。

这一下子张洛说家府有大难。

徐守业急的要命。

“张大哥,是什么灾难啊,要怎么避开啊?”

张洛一副平静的样子说道:

“这难来自北方,黄河以北。”

这下徐守业坐在椅子上张大嘴巴。

看着张洛的眼神更加尊敬。

这几天,徐守业被家父教训后。

也看出了点父亲的担心。

徐守业十几年来没见过家父这般摸样。

他一次在门外偷听到。

家父和兄长的谈论。

听说京师来个御史准备到福建清军。

父兄们都对这位御史的到来感到危险。

真没想到张洛就这么随便一算。

就是知道是北方的灾难。

还是黄河以北的地方。

那不就是京师嘛。

这下徐守业更加坚信张洛是真天师。

要说御史下放清军一事。

在县官当中已经传开了。

但是徐守业这小子平常不关心这些。

坚信是张洛算出来的神卦。

张洛又说道:

“这灾难尚未到县。”

“解难之法天机不可先露啊。”

“怎么,得不到解难的方法?”

徐守业正要起身。

张洛则是伸手示意道:

“我这神算法,乃出自易经一派。”

“要得解法,需知实事,才能解开天机啊!”

张洛说的迷迷糊糊的。

徐守业却是听明白了张洛的意思。

他摸着头想了一会。

将自己知道的一些消息道出:

“家父大人前些日子,收到一位兵部族叔的消息。”

“圣上要派御史下省清军。”

“只要是洪武年后范过案子的军户后代。”

“子孙不能在京任职。”

“若是继续了祖宗的位子。”

“要被革职还要罚好些银子。”

张洛听着徐守业说道。

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些消息康教谕已经和他说过了。

上个月时告示已经下发到全国了。

徐家是三品的世袭指挥使。

在朝中应该有些人脉。

他的消息不只表面上的这些。

果然徐守业又说道:

“京师派来福建清军的御史。”

“是都察院的一位姓鄢的御史。”

“叫什么我忘了,当时没听清。”

姓鄢啊,明代历史里姓鄢的官员可不多。

明史中记载姓鄢的官员就一位。

鄢懋卿啊,这位可是严党中的一号人物。

这回可棘手了。

如果只是个平常的御史。

这个事情还能有些转机。

像鄢懋卿这种不择手段的酷吏。

镇海卫怕是真要顶不住了。

怪不得像徐家这样的百年军家。

都坐立不安了。

原来是贪酷双修的鄢懋卿要到福建来。
最新网址: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