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七十九章:县衙纷争

第七十九章:县衙纷争(1 / 1)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正文第七十九章:县衙纷争张洛眼前一亮。

对着张胜文问道:

“这柳书吏是叫柳大虎吗?”

张胜文点头说道:

“就是那柳大虎。”

张胜文无奈的叹了口气。

族兄一家也明白其中的要害。

要是就这么去了银户房。

就是要卷入县衙内部两家斗争里了。

只是他那族兄也没法办法的事。

张洛梳理了一下。

明白了这是分管工房的赵典史。

利用张胜文族兄对柳大虎进行牵制。

是县衙两个派系间的争斗。

在一个县衙。

除了上层的知县,县丞,主簿之后。

典史是吏中权利最大的。

一般的县衙有十名乃至十几名典史。

晋江县是郭附县。

人口众多,产业完善。

县衙里面有着十二名典史的配置。

虽然说典史是吏。

可被推举之后要被吏部留案。

有三到五年的一个任用时间。

算得上古代的一个基层公务员。

典史再之后。

就是这些书吏了。

书吏属于是纯正的小吏。

无需上呈吏部备案。

衙门自己登记留册便行。

属于衙门内部进行管理的。

类似于县衙的编外人员。

书吏一下还有代笔。

是帮着书吏干活的。

就是县衙里的临时工作人员了。

柳大虎按年龄当了起名几十个任期的书吏了。

有年纪有势力。

按规矩来办。

早应该能提拔为典史了。

可这典史的调令迟迟下不来。

主要的实力,在工房的赵典史。

把手下的人安排到银户房里去。

明显是要和柳大虎进行对抗的意思。

张洛低着头想着。

一个县衙里面还真是“百花齐放”。

而且看来里面的人心也不齐。

这是不是一个打倒柳大虎的机会呢?

张正想着的时候。

旁边的张胜文说着直摇头。

他族兄心里也门清。

他这次被推荐。

是被当做了斗争的工具。

赵典史已经发话了。

要是不从。

族里那么些年的银子都白花了。

胡照对魏康问道:

“魏兄弟对衙门里的事这么清楚。”

“难道家里也有人在县衙里面干事?”

魏康看了眼自己身边一言不发弟弟。

然后回道:

“我一小叔在县衙里面有些关系。”

“和赵典史也比较认识。”

“其实年初的时候。”

“我和弟弟想过走小叔的路子。”

“在县衙里找份事做做。”

魏家兄弟的小叔泉州港的商人。

和管工房的赵典史肯是有点关系的。

魏家二兄弟也童试都没过。

去县衙求工作。

只能是当小吏了。

胡照和张胜文听言一惊。

连忙摇晃着双手说道:

“魏兄弟你们二人可能做自毁前程的事情啊!”

“要是去当了小吏。”

“就一辈子出不了头了。”

胥吏在明代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洪武时,胥吏的子女都没有参加科举的权利。

直到中后期对下面管制松了。

胥吏的子女才有了考试的权利。

可要是自己当了书吏。

就永远不能考取功名了。

不过这魏康已经三十岁了。

考了四次童试没有通过。

有去当书吏的意向也是正常的。

做明朝的吏虽然没有官家的俸禄。

但是捞钱的渠道可不少。

一些年长的书吏家中比低品官员要富的多。

平常百姓们宁愿倾家汤产。

都想进衙门里当个书吏。

魏康属于是比较厚实的中年人,

他弟弟魏安性格更是孤僻,没有主见。

二人读了那么多年书。

花了父母不少银子。

虽然父母在港口做生意。

也能一直供着他两读书。

但是魏康一个有妻孩的人。

老在家里读书也不是个事。

想着早点出去找份差事。

让自家弟弟代他。

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张洛在心里摇了摇头。

魏康这般的老实性格要是进了县衙。

得被那些狐狸胥吏折腾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张洛也没想多说什么。

不过他对张胜文的那家族兄挺感兴趣的。

毕竟都姓张嘛。

“胜文兄,我想明天请你族兄喝顿酒。”

“你看你族兄能赏脸吗?”

“当然可以,下了课我就去和族兄讲。”

“好,那我们还是去天阳楼。”

张胜文吃惊的看着张洛。

不过想到张洛能把冰糖拿出来交友。

大概家里的条件不会差。

只是张胜文搞不明白。

张洛家明明很有钱。

怎么还穿一身布衣。

在五人畅聊的时候。

康教谕依旧穿着打满补丁的儒衣走了过来。

五人见到老师赶忙行礼。

康教谕带着微笑回礼后。

马上领着五人进了学堂。

开始了今天下午的学习。

张洛边听着。

边看到系统里十二级的解释性科考。

经验不停的涨。

真舒服啊!

听了二个时辰的课。

解释性科考就涨了五点经验。

现在解释性科考是十二级。

经验30120

比起在镇海卫教书看书。

涨的速度,快的不是一点。

等到这节课结束。

康教谕走下主台。

和五人说道:

“这几天晋江城里安全欠佳。”

“你们来县城上课的时候。”

“要小心路上。”

张洛向康教谕问道:

“是因为倭寇的关系吗?”

康教谕坐下五人面前。

回道:

“没错,知府衙门已经下发了官文。”

“倭寇海四王要进犯福建。”

“张洛,你是军卫的人,你要更加小心才是。”

海四王的恐怖。

整个福建都有知晓的。

五人都有些小慌张。

然后都看向了住在沿海卫所的张洛。

张胜文住在县里。

胡照的家离海很远。

魏家兄弟虽住港口。

但是泉州港有重兵把守。

维独张洛在卫所是最让人担心的。

康教谕一脸担忧的向张洛说道:

“要不这几天你就呆在县学里。”

“镇海卫那实在是危险。”

张洛笑着向几人致谢。

“感谢老师的美意”

“但镇海卫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要是倭寇来犯。”

“我要和亲族们一起保卫家园才是。”

张洛一番话出口。

众人倒是都觉的他是个男人。

有血性,有担当。

康教谕也不好多言相劝。

只好叮嘱他注意自身安全。

听到倭寇的消息。

学堂里的气氛一片昏沉。

几年前海四王在福州城前可是大杀四方。

这回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难了。

康教谕敲了下桌子。

气愤的说道:

“沿海的这些军军卫,军司。”

“都是些拿了银子不出力的人。”

“这才让老百姓们受了苦了。”

康教谕说起现状。

俨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